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--敏捷开发修炼之道
笔者 写道 在去年就在豆瓣上看到这本不错的书,近来才拿到这本书好好的研读一下。读了之后又对本书有了更深的认识。我如此推崇她,因为我觉得她不像有些书那样的长篇大论,讲的都是大道理,看了云里雾里的。而这本书呢,讲的都是我们项目开发中实实在在遇到的,只是平时不太注意,作者只是用更朴素易懂的语言组织总结出来的一个个好习惯。
本书的文字言简意赅,写作方式采用坏习惯和好习惯的对比方式,当时也许你觉得这些习惯有点偏激,不过不要烦恼,因为每个习惯的最后作者都给出了中庸平衡之道。
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本书,但是也有没有的,或者还不知道这本书,为了加深我自己对这45个习惯的理解和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、了解这45个习惯,所以我在这篇博客中记录下这45个习惯。前面我也提了,这本书言简意赅,所以对于习惯的总结更是如此,让我们可以一看到习惯的标题,就知道这个习惯的精髓所在。
态度决定一切
-
做事
-
欲速则不达
-
对事不对人
-
排除万难,奋勇前进
学无止境
-
跟踪变化
-
对团队投资
-
懂得丢弃
-
打破沙锅问到底
-
把握开发节奏
交付用户想要的软件
-
让客户做决定
-
让设计指导而不是操纵开发
-
合理地使用技术
-
保持可以发布
-
提早集成,频繁集成
-
提早实现自动化部署
-
使用演示获得频繁反馈
-
使用短迭代,增量发布
-
固定的价格就意味着背叛承诺
敏捷反馈
-
守护天使(单元测试)
-
先用它再实现它
-
不同环境,就有不用问题
-
自动验收测试
-
度量真实的进度
-
倾听用户的声音
敏捷编码
-
代码要清晰地表达意图
-
用代码沟通
-
动态评估取舍
-
增量式编程
-
保持简单
-
编写内聚的代码
-
告知,不要询问
-
根据契约进行替换
敏捷调试
-
记录问题解决日志
-
警告就是错误
-
对问题各个击破
-
报告所有的异常
-
提供有用的错误信息
敏捷协作
-
定期安排会面时间
-
架构师必须写代码
-
实行代码集体所有制
-
成为指导者
-
允许大家自己想办法
-
准备好后再共享代码
-
进行代码复查
-
及时通报进展与问题
笔者 写道
这些都是些很不错的习惯,如果有你没有用到的,可以试着使用一下,有条件的也可以在团队推广使用,看看是否能带来惊喜。
本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,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
flysnow_org
或者网站http://www.flysnow.org/,第一时间看后续精彩文章。觉得好的话,顺手分享到朋友圈吧,感谢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