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
关于Android Gradle更多详细内容已经出书《Android Gradle权威指南》,大家可以购买,看更多没有介绍的知识点和内容,购买链接如下

Gradle简介

Gradle 是一个基于Ant和Maven概念的项目自动化建构工具。它使用一种基于Groovy的特定领域语言(DSL)来声明项目设置,这比我们的ANT使用XML构建配置要灵活的多。在编写配置时,你可以像编程一样灵活,Gradle是基于Groovy的DSL语言,完全兼容JAVA

Gradle入门

projects 和 tasks是Gradle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,任何一个Gradle构建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project组成,每个project可以是一个jar包,一个web应用,或者一个android app等,每个project又由多个task构成,一个task其实就是构建过程中一个原子性的操作,比如编译、拷贝等。

一个build.gradle文件是一个构建脚本,当运行gradle命令的时候会从当前目录查找build.gradle文件来执行构建。下面我们来看下gradle的Hello World。在build.gradle构建文件中输入以下构建脚本:

1
2
3
4
5
task hello {
    doLast {
        println 'Hello world!'
    }
}

task定义了一个任务,这个任务名字是hello。doLast是Task的方法,意思是在该hello任务执行之后作的事情,可以用一个闭包配置它,这里是输出Hello world!字符串。我们在终端里执行如下命令运行查看结果:

1
2
$gradle hello -q
Hello world!

其他关于Gradle的更多介绍请参考Gradle使用指南

Android Studio入门

使用Android Studio新建一个工程之后,其目录结构是这样的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├── app #Android App目录
│   ├── app.iml
│   ├── build #构建输出目录
│   ├── build.gradle #构建脚本
│   ├── libs #so相关库
│   ├── proguard-rules.pro #proguard混淆配置
│   └── src #源代码,资源等
├── build
│   └── intermediates
├── build.gradle #工程构建文件
├── gradle
│   └── wrapper
├── gradle.properties #gradle的配置
├── gradlew #gradle wrapper linux shell脚本
├── gradlew.bat
├── LibSqlite.iml
├── local.properties #配置Androod SDK位置文件
└── settings.gradle #工程配置

settings.gradle用于配置project,标明其下有几个module,比如这里包含一个:app module

1
include ':app'

和settings.gradle在同一目录下的build.gradle是一个顶级的build配置文件,在这里可以为所有project以及module配置一些常用的配置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// Top-level build file where you can add configuration options common to all sub-projects/modules.

buildscript {
    repositories {
        jcenter()//使用jcenter库
    }
    dependencies {
        // 依赖android提供的1.1.0的gradle build
        classpath 'com.android.tools.build:gradle:1.1.0'

        // NOTE: Do not place your application dependencies here; they belong
        // in the individual module build.gradle files
    }
}
//为所有的工程的repositories配置为jcenters
allprojects {
    repositories {
        jcenter()
    }
}

Android Gradle基本配置

下面着重说一下Android的Gradle,毕竟对Android开发来说,这才是重中之重。这里以初始化好的build.gradle为例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apply plugin: 'com.android.application'

android {
    compileSdkVersion 21
    buildToolsVersion "22.0.1"

    defaultConfig {
        applicationId "org.flysnow.demo"
        minSdkVersion 9
        targetSdkVersion 21
        versionCode 1
        versionName "1.0"
    }
    buildTypes {
        release {
            minifyEnabled false
           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('proguard-android.txt'), 'proguard-rules.pro'
        }
    }
}

dependencies {
    compile fileTree(dir: 'libs', include: ['*.jar'])
    compile 'com.android.support:appcompat-v7:22.0.0'
}

开头第一行apply plugin: ‘com.android.application’,这表示该module是一个app module,应用了com.android.application插件,如果是一个android library,那么这里的是apply plugin: ‘com.android.library’。

其次是基于哪个SDK编译,这里是API LEVEL,是21,buildToolsVersion是基于哪个构建工具版本进行构建的。defaultConfig是默认配置,如果没有其他的配置覆盖,就会使用这里的。看其属性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其作用,比如applicationId是配置包名的,versionCode是版本号,versionName是版本名称等。

buildTypes是构建类型,常用的有release和debug两种,可以在这里面启用混淆,启用zipAlign以及配置签名信息等。

dependencies就不属于Android专有的配置了,它定义了该module需要依赖的jar,aar,jcenter库信息。

配置应用的签名信息

在android.signingConfigs{}下定义一个或者多个签名信息,然后在buildTypes{}配置使用即可。比如这里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android {

    signingConfigs {
        release {
            storeFile file("release.keystore")
            keyAlias "release"
            keyPassword "123456"
            storePassword "123456"
        }
        debug {
            ...
        }
    }

    buildTypes {
        release {
            signingConfig signingConfigs.release
        }
        debug {
            signingConfig signingConfigs.debug
        }
    }
  }

storeFile是签名证书文件,keyAlias是别名,keyPassword是key的密码,storePassword是证书的密码。配好好相关信息即可在buildTypes配置使用。

启用proguard混淆

我们可以为不同的buildTypes选择是否启用混淆,一般release发布版本是需要启用混淆的,这样别人反编译之后就很难分析你的代码,而我们自己开发调试的时候是不需要混淆的,所以debug不启用混淆。对release启用混淆的配置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android {

    buildTypes {
        release {
            minifyEnabled true
            proguardFile 'proguard.cfg'
        }
   }
}

minifyEnabled为true表示启用混淆,proguardFile是混淆使用的配置文件,这里是module根目录下的proguard.cfg文件

启用zipAlign

这个也是比较简单的,同样也是在buildTypes里配置,可以为不用的buildTypes选择时候开启zipAlign

1
2
3
4
5
6
7
8
android {

    buildTypes {
        release {
            zipAlignEnabled true
        }
   }
}

多渠道打包

东西到了国内就变了,做什么都是一窝蜂,比如Android App市场就是,所以才有了多渠道打包,每次发版几十个渠道包。还好Android Gradle给我们提供了productFlavors,让我们可以对生成的APK包进行定制,所以就有了多渠道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android  {
    productFlavors {
        dev{

        }
        google{

        }
        baidu{

        }
    }
}

这样当我们运行assembleRelease的时候就会生成3个release包,分别是dev、google以及baidu的。目前看这三个包除了文件名没有什么不一样,因为我们还没有定制,使用的都是defaultConfig配置。这里的flavor和defaultConfig是一样的,可以自定义其applicationId、versionCode以及versionName等信息,比如区分不同包名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android  {
    productFlavors {
        dev{
            applicationId "org.flysnow.demo.dev"
        }
        google{
            applicationId "org.flysnow.demo.google"
        }
        baidu{
            applicationId "org.flysnow.demo.baidu"
        }
    }
}

批量修改生成的apk文件名

在我们打包发版的时候,一次性打几十个包,这时候我们就想让生成的apk文件名有区分,比如一眼就能看出这个apk是哪个版本的,哪个渠道的,是哪天打的包等等,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成apk文件的时候动态修改生成的apk文件名达到这一目的。这里以我们的产品随手记为例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def buildTime() {
    def date = new Date()
    def formattedDate = date.format('yyyyMMdd')
    return formattedDate
}

android {
    buildTypes {
        release {
            applicationVariants.all { variant ->
                variant.outputs.each { output ->
                    if (output.outputFile != null && output.outputFile.name.endsWith('.apk'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&&'release'.equals(variant.buildType.name)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ef apkFile = new File(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utput.outputFile.getParent()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"Mymoney_${variant.flavorName}_v${variant.versionName}_${buildTime()}.apk"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utput.outputFile = apkFile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}

以baidu渠道为例,以上的代码会生成一个名字为Mymoney_baidu_v9.5.2.6_20150330.apk安装包。下面我们分析一下,Android Gradle任务比较复杂,它的很多任务都是自动生成的,为了可以更灵活的控制,Android Gradle提供了applicationVariants、libraryVariants以及testVariants,他们分别适用于app、library、app和library都适用。

这里是循环处理每个applicationVariant,当他们的输出文件名以apk结尾并且buildType是release时,重新设置新的输出文件名,这样就达到了我们批量修改生成的文件名的目的。

AndroidManifest里的占位符

AndroidManifest.xml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,我们的很多配置都在这里定义。有时候我们的一些配置信息,比如一个第三方应用的key,第三方统计分析的渠道号等也要在这里进行配置。这里以友盟统计分析平台为例,演示这一功能的使用。在友盟统计分析中,我们需要根据渠道进行统计,比如google,百度,应用宝等渠道的活跃新增等,友盟的SDK是在AndroidManifest里配置一个name为UMENG_CHANNEL的meta-data,这样这个meta-data的值就表示这个apk是哪个渠道,我们版本发布有几十个渠道,以前ant打包的时候是采用文字替换的办法,现在Gradle有更好的处理办法,那就是manifestPlaceholders,它允许我们动态替换我们在AndroidManifest文件里定义的占位符。

1
<meta-data android:value="${UMENG_CHANNEL_VALUE}" android:name="UMENG_CHANNEL"/>

如上${UMENG_CHANNEL_VALUE}就是一个占位符,然后我们在gradle的defaultConfig;里这样定义脚本:

1
2
3
4
5
android {
    defaultConfig {
        manifestPlaceholders = [UMENG_CHANNEL_VALUE: 'dev']
    }
}

以前的意思就是我们的默认配置里AndroidManifest的${UMENG_CHANNEL_VALUE}占位符会被dev这个字符串所替换,也就说默认运行的版本是一个开发板。以此类推,我们其他渠道的版本就可以这样定义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android  {
    productFlavors {
        google{
            applicationId "org.flysnow.demo.google"
            manifestPlaceholders.put("UMENG_CHANNEL_VALUE",'google')
        }
        baidu{
            applicationId "org.flysnow.demo.baidu"
            manifestPlaceholders.put("UMENG_CHANNEL_VALUE",'baidu')
        }
    }
}

这样有多少个渠道就做多少次这样的定义,即可完成分渠道统计。但是如果上百个渠道,这样一个个写的确太累,很麻烦,我们继续研究,同学们有没有发现,我们的渠道名字和我们的flavorName一样,我们用这个flavorName作为UMENG_CHANNEL_VALUE不就好了吗,可以批量的替换吗?当然可以,这又体现了我们Gradle的强大和灵活之处。

1
2
3
productFlavors.all { flavor ->
        manifestPlaceholders.put("UMENG_CHANNEL_VALUE",name)
    }

循环每个flavor,并把他们的UMENG_CHANNEL_VALUE设置为他们自己的name名字,ok,搞定。

自定义你的BuildConfig

BuildConfig.java是Android Gradle自动生成的一个java类文件,无法手动编译,但是可以通过Gradle控制,也就是说他是动态可配置的,有了这个功能就很好玩了,这里以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为例来说明该功能的使用。

我们在开发App的时候免不了要和服务器进行通信,我们的服务器一般都有生产和测试环境,当我们处理开发和测试的时候使用测试环境进行调试,正式发布的时候使用生成环境。以前的时候我们通过把不同的配置文件打包进APK中来控制,现在不一样了,我们有更简便的方法,这就是buildConfigField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android {
    defaultConfig {
        buildConfigField 'String','API_SERVER_URL','"http://test.flysnow.org/"'
    }
    productFlavors {
        google{
            buildConfigField 'String','API_SERVER_URL','"http://www.flysnow.org/"'
        }
        baidu{
            buildConfigField 'String','API_SERVER_URL','"http://www.flysnow.org/"'
        }
    }
}

buildConfigField 一共有3个参数,第一个是数据类型,就是你定义的常量值是一个什么类型,和Java的类型是对等的,这里是String。第二个参数是常量名,这里是API_SERVER_URL。第三个参数是常量值。如此定义之后,就会在BuildConfig.java中生成一个常量名为API_SERVER_URL的常量定义。默认配置的生成是:

1
public final static String API_SERVER_URL = "http://test.flysnow.org/"

当是baidu和google渠道的时候生成的就是http://www.flysnow.org/了。这个常量可以在我们编码中引用。在我们进行打包的时候会根据Gradle配置动态替换。

我们发现一般渠道版本都是用来发布的,肯定用的是生产服务器,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批处理来搞定这个事情,而不用在一个个渠道里写这些配置。

1
2
3
productFlavors.all { flavor ->
        buildConfigField 'String','API_SERVER_URL','"http://www.flysnow.org/"'
    }

此外,比如Gradle的resValue,也是和buildConfigField,只不过它控制生成的是资源,比如我们在android的values.xml定义生成的字符串。可以用它来动态生成我们想要的字符串,比如应用的名字,可能一些渠道会不一样,这样就可以很灵活的控制自动生成,关于resValue详细介绍请参考相关文档,这里不再举例说明。

插装测试覆盖率代码

代码覆盖率现在已经成为检验单元测试是否覆盖到的一种手段,Android Gradle提供了原生的用于单元测试的代码覆盖率,这个就是jacoco。今天我们不谈这个,我想要的是在我们生成的APK包中已经包含了检测代码覆盖率的代码,这样当我们安装APK后运行进行一些测试的时候,这些检测代码覆盖率的代码就会被执行到,这样最后我们导出一份代码测试覆盖率的文件,然后生成查看测试覆盖率报告看哪些覆盖到,哪些没有覆盖到。这种场景在检测测试工程师测试功能以及Android UI自动化测试是否完全覆盖尤为有效。这里代码覆盖率框架我选择的是emma,一来这个在Ant打包的时候一直在用,二来它具有很方便的插装功能。

emma插装的是class文件,所以我们只能在编译完java文件生成class文件后进行插装,这是我们进行覆盖率代码插装的最好时机。找到了时机,那么具体对应在Gradle脚本上是哪呢?还记不记得我们上面讲的applicationVariants,每一个applicationVariant都有一个javaCompile属性,javaCompile是一个JavaCompile类型的Task,这个就是负责编译java代码的。是Task就有doLast方法,就是在这个任务本身完成之后要做的事情,我们就是在这个方法里进行我们的代码覆盖率的安装。一般我们这个插装只是在特性情况下,那么我们新增一个特殊的flavor好了,专门做这个使用,这里我姑且叫feature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    applicationVariants.all { variant ->
        //为feature 版本加上代码覆盖率
        if('feature'.equals(variant.flavorName)){
            variant.javaCompile.doLast {
                def coverageFile=file('out/coverage.em')
                if(coverageFile.exists()){
                    coverageFile.delete()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javaexec {
                    main 'emma'
                    args 'instr','-ip',variant.javaCompile.destinationDir,'-m','overwrite','-out','out/coverage.em'
                    classpath files(new File(getSdkDirectory(),'tools/lib/emma.jar'))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}

非常简单,我们使用javaexec命令执行java应用程序进程插装,插装模式使用的是overwrite,就是插装后覆盖源文件。getSdkDirectory()函数获取你电脑上的Android SDK目录,这里我们使用SDK自带的emma,保持每个人的统一。另外注意进行代码覆盖率插装的APK不能进行代码混淆,这个很简单,为feature flavor指定不混淆的proguardFile覆盖默认的proguardFile即可。最后该APK需要emma的框架代码,所以要配置feature flavor的特殊依赖信息。

1
2
3
4
dependencies {
    compile fileTree(dir: 'libs', include: '*.jar')
    featureCompile files(new File(android.getSdkDirectory(),'tools/lib/emma_device.jar'))
}

dexOptions javaMaxHeapSize

在Gradle 进行dex的可能会遇到内存不够用的情况,错误信息大概是java.lang.OutOfMemoryError: GC overhead limit exceeded。这个时候只需要配置dexOptions的javaMaxHeapSize大小即可,我这里配置4g:

1
2
3
    dexOptions {
        javaMaxHeapSize "4g"
    }

结束语

到这里Android Gradle在项目中的大概使用就着一些了,当然不用的项目可以定制的程度不一样,关于更详细和更深入的介绍可以参考我之前翻译的官方文档 https://github.com/rujews/android-tech-docs/blob/master/new-build-system/user-guide/README.md ,也可以在博客下方留言交流。

本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,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flysnow_org或者网站http://www.flysnow.org/,第一时间看后续精彩文章。觉得好的话,顺手分享到朋友圈吧,感谢支持。
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